石墨双极板还有多大降本空间?燃料电池设计集成化是未来发展方向吗?
在2021高工氢电年会的电堆与双极板专场圆桌对话环节,在新研氢能首席技术官齐志刚博士主持下,华熔科技总经理周志强、神力科技副总经理周斌、恒大新材技术支持主任工程师石曦泽、雄韬氢雄电力电子技术总监詹地夫博士、青岛杜科技术副总经理郑健保等企业高层就围绕这一系列业界较为关注的话题展开了交流。
本场圆桌对话,齐志刚博士提问犀利,参与嘉宾积极回答,观点新颖独特,引人深思。以下是本场圆桌对话的主要内容:
齐志刚博士提问道:现在密封胶有没有直接注塑到双极板上的?还有是否直接注塑到膜电极的保护边框上?
恒大新材技术支持主任工程师石曦泽:恒大新材在燃料电池用胶方面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燃料电池电堆用胶产品矩阵。 注塑这方面,我们有一款双组分有机硅胶,直接用于气路的密封。膜电极这方面一般是用UV胶。
青岛杜科技术副总经理郑健保:注塑成型双极板和膜电极分别有不同的要求。双极板耐用性会高一些,所以它允许固化温度高一点,因此直接注胶双极板是可以实现的。但是对于膜电极来说,特别是PEN、PET材料,它整体的耐温性会比较低一些,如果采用注塑胶,会导致材料的变形。现在也有人提出来能否在低温下固化,我们也在往这方面探索。
齐志刚博士提问道:如果一片石墨双极板的面积是400cm²,这样的板的成本价大概是多少?
华熔科技总经理周志强:华熔科技目前正在推进产品进一步降本,路径有以下几种:1)CNC多头设备提升生产效率;2)材料薄型化提高材料利用率;3)基于IATF16949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质量控制。现阶段,华熔科技配合电堆客户可将成本控制在300元/kW以内,如果流道设计和公差设置合理,甚至可以达到200元/kW左右。
齐志刚博士提问道:目前国内系统集成度在持续提高,有的厂家甚至做到完全一体化,这是否是一种发展方向,还是未必?
神力科技副总经理周斌:我认为存在即合理。很多系统的布置与设计是根据应用场景去设计的,这种集成化、集约化的设计更多时候是面向空间有限的乘用车,或者特定的重卡。但如果说布置“去集约化,结合我对行业的判断和理解,我认为这也会是一种趋势。现阶段追求的是一种集成,但到后面,随着新势力造车增多及降维的概念设计出来,整个底盘都可能将重新布置,或许会发现系统的关键部件打散更好做。因此,我认为可能会是两个极端,存在即合理。
雄韬氢雄电力电子技术总监詹地夫博士:我认同周总的观点,系统采用哪种设计方式,是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市场而定的。比如乘用车,系统采用集成度比较高的设计,会降低出故障的概率,这可以提高消费市场的体验感;而商用车,系统如果采用分布式设计,在出现故障时,会方便维修和部件拆解更换。